來源:本站 時間:2021-08-20 10:12:25
民生無小事,枝葉總關情。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,不僅要讓廣大黨員、干部受洗禮、有提升,也要讓群眾受教育、得實惠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、觀照現實、推動工作結合起來,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,開展好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,防止學習和工作“兩張皮”。學史力行,實干為民,彰顯百年大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也是新征程上每一個共產黨人肩負的使命擔當。
集團第一屆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工作報告指出,要牢固樹立“企業發展是對職工利益最大維護”的理念,以發展的力度提升民生的溫度,想職工所想、急職工所急,持續辦實事、做好事、解難事,讓全體潞安人日子過得更美好。
集團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各級各部門堅持以深學促實干,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:集團領導帶頭堅持“四不兩直”集中調研,把基層單位、職工群眾反映的“問題清單”變成“履職清單”;總部機關部室優化流程、提高效率,讓基層單位、職工群眾辦事更便捷;基層單位紛紛組建志愿服務小分隊,把“等群眾上門”變為“送服務上門”……一系列立足實際、服務群眾的有力舉措,推動了集團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往深里走、往實里走。
民有所呼,我有所應。
解決好職工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就要堅持理論先行,思想引領。思想就是力量,要深入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,就是要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引導黨員深刻銘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,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,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為人民的初心宗旨,系統掌握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,傳承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鑄就的偉大精神,努力將中國共產黨成功推進革命、建設、改革的寶貴經驗,應用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實踐中,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,認真落實黨中央、集團各項惠民政策,把小事當作大事辦,真正調動起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,匯聚起職工群眾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。
解決好職工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就要突出問題導向,聚焦職工群眾“急難愁盼”,切實解決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,在為民排憂解難中自覺踐行初心使命。集團黨員干部要想群眾所想,憂群眾所憂,急群眾所急,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解決問題,回應“槽點”、紓解“痛點”、打通“堵點”、補齊“斷點”,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推出一批為民惠民便民的實招,不斷化解群眾遇到的操心事、煩心事、揪心事,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社區居家養老、健康醫療、職工文化、女工關愛、困難救濟、金秋助學、助殘幫扶、節日慰問等幫扶活動,繼續做好特殊個案家庭職工家屬子女就業工作等,積極履行社會責任,彰顯國企擔當,讓群眾有更多、更直接、更實在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解決好職工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要堅持開門問策、問需于民,尊重群眾感受,由群眾來評價工作效果。政策舉措接不接地氣、是不是真惠民真利民,職工群眾感受最真切。要多深入基層了解,深入基層去看、去聽,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問政于民、問計于民、問需于民。要多走群眾路線,不搞花拳繡腿,不做表面文章,辦好群眾的事,通過和基層黨員群眾廣泛交流,聽取意見建議,采取有力措施,制定惠民政策,切實解決群眾“難題”,做到實事好事向一線征集,辦理過程向職工群眾公開,辦理結果接受職工群眾檢驗,全面提升職工群眾幸福感。要拜職工群眾為師,虛心向職工群眾學習,暢通察民情、通民意的渠道,摸清職工群眾所思所想所盼,確保企業改革發展各項政策措施更加符合群眾愿望和利益,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。
解決好職工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弘揚求真務實、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是重要保障。干部作風好不好,關鍵看為民辦事實不實。解決好職工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既是共產黨員的本色,也是對干部能力的檢驗,更是推進集團實現高質量、高速度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,落實好集團職代會精神要求,把黨史學習教育抓出成效,需要集團所有黨員干部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勇氣和力量,以抓鐵有痕、踏石留印的干勁,切實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的問題。要心中有民、傾注真情,弘揚擔當精神,敢于接“最燙手的山芋”、挑“最沉重的擔子”,做解決問題、造福群眾的行動派和實干家。
愛民在心,為民在實。解決職工群眾“急難愁盼”的問題,黨員干部要多深入實際,深入群眾,真正走進職工群眾的內心世界,真正做群眾的“知心人”“貼心人”“暖心人”,切實增強職工群眾的安全感、獲得感和幸福感。唯有如此,才能把好事辦實,把實事辦好,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往深里走、往心里走、往實里走,才能為“喚起工農千百萬,同心干”贏得民心民意、匯集民智民力,朝夢想奔跑、向幸福進發。
(文 趙衍東)
責任編輯:郝佳麗
直播潞安APP
微信公眾號